努力不懈 突破难关 陈癸伶坚持执鞭不言弃
一路走来,陈癸伶一直坚持梦想,从不言弃。
坚持梦想,勇于前进,从不言弃,熬得住,成功就会随之而来!
果园中长大的女孩陈癸伶,从小立志当教师,无奈却生长在重男轻女的家庭,以致她必须比别人更努力,冲出重重困难,才得以圆梦。
立志篇:
陈癸伶坚持梦想的毅力及勇气,让人钦佩,尽管在高中毕业后无法顺利申请进入师范学院,但她从不言弃,甚至放下身段,申请进入霹雳仕林新村和平小学担任临教。
陈癸伶受询时说,虽然父亲重男轻女的思想根深蒂固,但庆幸的是,有母亲的支持与鼓励,让她能够坚持梦想。
她说,在小学时候,她已意识到教师是一份神圣及伟大的工作,加上中学老师的熏陶,让她更羡慕当教师。
陈癸伶在公教中学(1969-1972)完成初中课程。
庆幸母亲支持与鼓励
从小陈癸伶就非常努力,学业成绩也非常好。在中三之时,由于国文科只仅仅考获优等成绩,让她非常沮丧。为如愿成为教师,她报读马华开办的补习班。
陈癸伶说,其住家位于偏僻的果园,每次都必须花费20分钟时间,骑脚车到补习中心。她于傍晚7时开始骑脚车,晚上9时,母亲都会骑脚车到补习中心,陪伴她一起返回住家。
高中毕业后,她考获一等成绩,由于家庭环境不允许,因此无法修读中六课程。当时,她以卓越的成绩申请进入师范学院,惟当局却基于其学业成绩太好,而不接受其申请。
陈癸伶来自霹雳丹绒马林。
两度申请师范学院被拒
“我以一等的成绩两度申请进入师范学院,惟两次都遭到当局拒绝。理由是,我的成绩应该到海外深造或就读中六及大专。当时,我的一些朋友虽只考获二等或三等成绩,却顺利申请进入师范学院,确实让我相当失落及痛心。”
她说,实际上,她也想修读中六,无奈父亲觉得费用过于庞大,并不鼓励她念中六。后来,在母亲的争取下,让她可在距离家乡80公里的城镇学校修读中六。不过,由于她已迟了一个月到校报到,很多课程都无法赶上进度,加上校长的一些话,严重伤了她的心,因此念了一星期课程,她选择了放弃。后来在霹雳仕林新村和平小学担任两年临教后,在校长的鼓励下,她于第三年申请进入假期师训班。
小时候的陈癸伶。
家庭篇:
父母务农为生
陈癸伶的父母亲陈全馨与邱秀英皆来自中国,移居霹雳丹绒马林后,以务农为生,除种植蔬菜及水果,也饲养猪只,并有自己的胶园。
其父亲是一名孤儿,来马工作一段时间后返回中国娶亲,之后再返回丹绒马林。
其父母亲婚后育有6名子女,陈癸伶是家中的老五,上有两名姐姐及两名哥哥,下有一名妹妹。
陈癸伶的双亲已逝世,家乡的果园及胶园地段已发展为家具厂,并由其哥哥经营。
在果园及橡胶园中长大的陈癸伶,小时与家人的合照。
学校篇:
服务登日底中华小学26年
陈癸伶于1989年12月调往登嘉楼日底中华小学执教,当年,日底中华小学只有9间课室,其中5间是木板课室,4间是洋灰课室,以及一间办公室。
日底中华小学于2015年举办的篮球营。
经过逾25年的洗礼,日底中华华小已有很大的改变。目前该校有33间课室,包括音乐室、图书馆、电脑室、科学室、生活技能室、医疗室、祈祷室、体育设备储存室、4间幼儿园学前班、辅导室、视听室、会议室及办公室等。
2004年陈癸伶考获马来西亚博特拉大学学士文凭时,与丈夫陈贻安及一对子女合摄。
小学及幼儿园目前共有279名学生,教师有25名教师。近几年来,学生人数保持,不过非华裔学生有增长趋势,人数介于35%至40%。
陈癸伶在日底中华小学的26年来,积极为该校贡献与付出,让该校学术及硬体建设有了很大的改变与转变。
陈癸伶与陈贻安出席长子陈宥余的毕业典礼。
1992年,于日底中华小学执教的陈癸伶与当时的校长戴时经与老师们合影。
2015年举办第31届全登华小华语演讲暨笔试比赛。
陈癸伶与学生一起办学校清洁运动。
感想篇:
与学生教师感情要好
在41年的执教生涯中,陈癸伶汲取了不同的经验,当中有酸、有甜、有苦、有辣。尤其在家乡的小学执教时,她与学生及老师们的感情都非常好,一些学生在假期时,会特意前往其住家探望她,结婚之时,一些学生也到来祝贺。
在霹雳丹绒马林重新小学执教时,当时的校长是她的恩师,因此她在该校执教一年后,就获校长器重,受委下午班主任。由于自己年资浅,因此确实感受到不小的压力。
她在1984年之时受委霹雳州教育局华文科课程讲员,后来在1988年担任小六检定考试华文科题筛选员。
她坦言,自己并不喜欢这样的工作。当时,经常要搭巴士前往各个地方,自觉很累很辛苦。
因此,在1989年之时,她接受推荐,在霹雳怡保师范学院参加一年中学华文课程。
同年,她与丈夫结婚,申请到登嘉楼日底中华小学执教,因此免于到中学执教。
陈癸伶在霹雳仕林新村和平小学(1975-1981)担任临教期间,学生们到其家中作客。
恋爱篇:教师团契营内觅良缘
所谓有缘千里来相会,陈癸伶来自霹雳,丈夫陈贻安则来自登嘉楼。虽然来自不同的家乡,但两人却不约而同于1986年之时,参与在吉隆坡举行的一项基督徒教师团契营会活动。
当年陈贻安到马大探望同学,惟适逢是考试期间,同学们皆忙于应付考试,因此建议他前往参与基督徒教师团契营会活动。在有关营会上,陈贻安结识了陈癸伶,随后两人开始恋爱。
两人在1989年结婚,婚后陈癸伶申请到日底中华小学执教。两人婚后育有一对子女,现年25岁的长子陈宥余,考获英国数学专业学士及教师文凭,目前是中学教师;20岁的次女陈宥佑在赛柏再也医学大学(CUCMS)修读第二年的药剂系。
陈癸伶与陈贻安皆是教师,儿子陈宥余深受父亲影响,从小就立志当教师,至于女儿则从小喜欢药剂,因此修读药剂系。
陈癸伶与丈夫陈贻安的婚照。
退休篇:
空闲时缝百纳被
陈癸伶的爱好是阅读、听音乐及缝纫,退休后她将当全职的家庭主妇,并利用空闲时间缝纫百纳被、阅读及制作手工。
陈癸伶说,这之前,家里有聘请印尼女佣协助打理家务,退休后,女佣将送去照顾家婆。她相信打理家务、缝纫及阅读,已可消耗一天的时间。
她表示,退休后,她将休息半年,之后会积极参与社会关怀活动,假期时则会与丈夫及子女一同去旅行。
1986年摄于课程发展中心。
陈癸伶履历:
出生:
家乡:霹雳丹绒马林
爱好:阅读、听音乐及缝纫
丈夫:陈贻安
子女:陈宥余、陈宥佑
就读学校:
小学:霹雳丹绒马林重新小学
初中:霹雳丹绒马林公教中学
高中:霹雳丹绒马林美以美中学
师范学院: 槟城斯里槟榔师范学院
大学:马来西亚博特拉大学
服务历史:
1975年:霹雳仕林新村和平小学担任临教
1978年:参加假期师训班(槟城斯里槟榔师范学院)
1980年:假期师训毕业
1982年:霹雳丹绒马林重新小学执教
1983-1987年:霹雳丹绒马林重新小学下午班主任
1984-1988年:受委霹雳州教育局华文科课程讲员
1988年:担任小六检定考试华文科试题筛选员
1989年:参加一年中学华文课程(霹雳怡保师范学院)
1989年12月:登嘉楼日底中华小学
1994年:登嘉楼日底中华小学第二副校长
1997年:荣获登州教育局卓越服务奖
1999年:登嘉楼日底中华小学第一副校长
2001年:登嘉楼日底中华小学校长
2004年:考获马来西亚博特拉大学学士文凭
2006-2008年:勿述县校长职工会理事
2007-2010年:登州华校教师工会理事
2006-2009年:马来西亚校长职工会丹登分会理事
2010年:荣获登州教育局卓越服务奖
2010-2016年:马来西亚校长职工会丹登分会副主席
:荣休